番茄价格大跌,销售受阻行情为何不红?

   日期:2021-06-01     浏览:31    
 “红果2块6毛9 一斤,粉果1块9毛9 一斤。”3月初的一天,在成都市某连锁生鲜超市内,一位售货员的喊叫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番茄价格走低了吗?当天,记者来到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了解相关情况。“批发价一斤从6角到1.2元不等,总体较去年同期下跌40%左右。”当天,该交易中心蔬菜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番茄价格为啥如此低?经过近段时间的销售,现在情况怎么样了?种植户怎么看?记者展开调查采访。

 

市场调查

跌价减量,经销商见惯不怪

据悉,节后市场,全国番茄价格大幅下跌,销售受阻。四川、云南多地番茄收购价跌破成本价。为节约人力和采收成本,不少农户选择将红透的番茄倒掉或者烂在地里。

“平常每天至少有30车番茄从这里批发出去,每车18吨。”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蔬菜公司副总经理宋国明告诉记者,近日番茄批发量下降至每天15到20车左右,交易量明显下降。“价位就是最好的证明,一旦价格低,就意味着销售不畅。”

那么当下番茄价格究竟有多低?记者走访多家生鲜超市发现,番茄每斤平均价格在2至3元,春节前4.5元左右的高位已经不再。批发方面,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番茄按等级分别为0.6元、0.8元、1.2元每斤不等,较去年同期下跌近40%。

位于彭州市濛阳镇的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是西南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也是国家级蔬菜市场,从这里便可以窥见整个番茄行情的走势。记者查阅相关行情报价发现,不只是四川,山东、云南等多地农产品交易市场上番茄价格均出现大幅下跌。

然而对于这种现象,宋国明显得见惯不怪:“蔬菜价格受供需关系影响,再加上蔬菜本身季节性强,产量不稳定,大起大落也很正常。”据了解,2018年我省也出现过一次番茄跌价滞销现象。有报道显示,2018年3月1日攀枝花市米易县番茄收购价低至1角5分钱,“一背篓20斤番茄只够换一碗4元凉面。”不少种植户选择铲除植株改种其他蔬菜。

产地喊“痛”

跌破成本,种植户心急如焚

“红了就只有丢,丢了的都是钱啊,看着是真的很心痛。”2月下旬,米易县攀莲镇番茄种植户宋女士通过电话告诉记者,她家种植的3亩多番茄陆续成熟,预计产量在3万斤左右,却因为无人收购烂在地里。

而同样位于安宁河谷地带的米易县白马镇也面临着这个问题。“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起初还能卖到1元左右,现在两三毛钱一斤,还要跟采购商关系好才肯收。”据米易县青年河枇杷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罗兴华介绍,白马镇有近千亩番茄无法正常销售。

米易属南亚热带为基带的高原立体气候,海拔1500米以下的河谷低山区,常年无霜无冻,冬季平均温度在15℃左右,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是我国最适合种植西红柿的地区之一。米易产西红柿因其个头大、果皮红亮、脆爽多汁的特点而享誉省内外。据宋国明介绍,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的番茄货源也主要来自云南元谋、攀枝花米易等主产地。

然而,根据米易县农业农村局2月15日的一份资料显示,米易番茄售出约6万吨,有约24万吨待销售,普遍收购价为0.5元至0.6元每斤。而散户番茄生产成本价在0.7元每斤左右,市场价格已经跌破成本价。

“今天陆续有人来收货了,价格是 4 角钱一斤。”经过一段时间的销售滞缓后,近日,米易县某专合社负责人向记者传达了一个“好消息”。而当地种植户也告诉记者,销售要持续到4月,最终情况如何还不得而知。

问题探因:

大量栽种大量栽种,,气温骤升成主因

为什么会出现眼下的番茄卖难现象?有种植户认为,入春以后气温快速回升,导致番茄生长周期缩短,多个主产区集中成熟上市,番茄储存和流通压力大。“尤其是粉果,由于粉果成熟快、皮软不耐储存,目前批发价格每斤比红果要低差不多5角钱。”宋国明告诉记者。

“但究其根本原因,还是种植规模扩展太快,导致供过于求。”宋国明透露,头年的番茄价格往往影响农户下一年的生产计划,某一年的番茄价格高,下一年就会有大量农户跟风种植,导致产量大幅提升。

据米易县农业农村局资料显示,受2019年、2020年番茄市场价格持续走高的刺激,2021年米易番茄种植面积达38100亩,较2020年增加6990亩,增幅22.47%。预计本季番茄产量30万吨以上,从2020年11月份开始零星上市后,目前已进入大量上市期,并将持续到4、5月份后进入尾声。

针对当下的番茄销售困境,米易县相关部门也采取应对措施,通过加强宣传吸引客商,积极主动对接市场促进电商销售、商超对接和直销直供,做好物流车辆保障、交通保畅、包装箱供给、分选打包人员保障等工作,积极推动番茄销售。

记者手记

番茄大幅跌价,受伤的终究是种植户。此类现象也并非第一次发生。

农户视价格行情调整生产规模,本身是一种合理的市场行为,但个体行为汇聚起来并最终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一般的种植户无法预知。而其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端与市场端的信息脱节,扩大规模还是减少规模变成一场非输即赢的“押宝”。

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种植户是否可以不再“摸黑”?就自然条件、生产规模、市场行情为农户提供精细化信息服务,提升农民信息意识,适度引导种植规模,将有助于打通市场端到生产端的“最后一公里”。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0相关评论
相关市场行情
推荐市场行情
点击排行